EN

实践之路 · 薪火传承,非遗永继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薪火传承”

发布时间:2019-08-08 浏览次数:

  7月22日至7月28日,银娱优越会717“薪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北京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由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的9名同学组成,将调查市民对非遗了解情况,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奥秘,感受非遗的精美绝伦,为非遗的传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调查为始 理清非遗现状


  行动要有明确的方向,实践队的成员们需要对非遗普及程度的现状进行了解,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才能较好地决定接下来应该如何行动。因此在实践社会实践队开始了他们关于非遗普及程度的调查问卷,以便了解当地人民对于非遗了解、关注和重视程度。






   经过调查,从事非遗相关的人较少。至于非遗的流失,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社会意识的问题。在调查中,大部分人赞成通过纪录片和开展活动对非遗进行宣传,但是过半受访者对于参与活动没有太高的积极性。







    拜访大师 探寻风筝奥秘


   实践队的成员前往什刹海地区南官房胡同12号的北京王赤峰风筝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拜访金氏风筝的第四代传人、“鹰王”王赤峰老先生,了解风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亲手体验。


10062





  实践队成员们绘制风筝,发挥想象力,感受风筝灵动与机巧。在绘制过程中,成员们聆听王老先生对风筝制作行业的介绍,对“后继无人”的感慨。通过王老先生的叙述,实践队了解到,如今手艺制作人的谋生问题,成为了非遗传承的障碍之一。希望能够通过所有喜爱、关心风筝的人或团体,让年轻人能爱上风筝,并将手艺传承下去。


  参观展览 感受刺绣瑰丽


  实践队拜访大师之后,听闻在国家美术馆举办有一场江苏刺绣艺术精品展——“锦绣中华”,抱着不愿放弃能接触非遗的机会的念头,便前往一观。

  展览让实践队感受到了刺绣的瑰丽华美:活泼生动的老虎,遗世独立的梅兰竹菊,浩汤汤的黄河,有盛然绽放的牡丹,吞云吐雾的蛟龙,等等。精美绝伦的作品,无一不在显露着刺绣的底蕴。或许只有在亲身体会之后,才会有深刻的记忆。在震撼之下,实践队的成员更加重视本次的社会实践。








   漫漫长路 发扬还需努力


        经过数日的调查、探寻、感受,实践队明白了非遗的绮丽绚烂,是中华文明中的耀眼明珠,也明白了非遗的急需保护、宣传与传承。希望全社会能逐渐提高对于非遗的重视程度,将其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要想实现以上期望,前方尚有漫漫长路;发扬非遗文化,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奋斗。“薪火传承”暑期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愿意、也将为之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图片:戴荣彬,杨扬,巫棣,黄俊明

文案:戴荣彬

审核:严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