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学院卓芯团队荣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2-04-01 浏览次数: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于3月26日至28日完成终审决赛,我校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以及三等奖2项。其中,我院报送参加的“基于等离激元超表面微流芯片的癌症早筛系统”作品获得本届挑战杯全国一等奖和黑科技专项赛星系级作品(最高奖)。

该作品由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朱锦锋教授、陈忠教授和化学化工学院杨朝勇教授共同指导,由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卓芯团队具体完成。卓芯团队成员来自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医学院和新传传播学院,团队成员为李法君、丁山、张佳露、高源、林翊颉、申家情、逄一臻、梁昊天。

本作品主要产品为科研级检测系统Nano Resystem-X、医疗级检测系统Nano Biosystem-X,一体化微纳生物芯片、配套分析软件及手机APP。产品具有小型化、低价位、多靶标、用样少和易操作的显著优势,能够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等13种肿瘤标志物浓度检测,可实现癌症早期筛查、疗效评估、康复监测的肿瘤患者全生命周期服务,同时为科研院所、高校等提供专门订制的科研级仪器。产品可拓展用于上千种分子亲和力、动力学检测,大大提高了癌症检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能够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芯片式癌症解决方案。

受疫情影响,此次“挑战杯”国赛终审决赛时间一再变化,最终形式也由线下答辩改为线上答辩。团队面临设备调试复杂、参赛队友因居家隔离无法并肩作战、项目成果难以实地展示等难题,但这并没有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经过精心准备策划,团队将作品展示、调研报告、设备样机等巧妙地布置在答辩位,弥补了不能布展的遗憾,并通过一次次的模拟排练达到最好的展示效果,弥补了线上答辩存在的缺陷。过硬的作品质量、精美的展板设计、流畅的答辩展示,体现了卓芯团队良好的精神风貌,也收获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备战期间,学院党委书记吴国瑛、院长陈忠等领导高度重视团队备赛情况,多次关心看望参赛师生,给大家极大的鼓励。学院还召集专家组在文本撰写、模拟答辩、交流研讨等方面,对作品认真细致的指导,为最终获得佳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卓芯团队致力于突破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瓶颈,现已开发出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一体化POCT检测系统。该成果具有三项核心技术:定制化等离激元超表面分子条形码传感技术、微纳融合的铝基芯片晶圆级量产技术、免标记的光微流芯片生物功能化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无破坏性、检测范围广、检测结果精准高等优势。目前,卓芯团队正与三安集团、联华电子、广州印芯半导体和厦大附属第一医院等开展技术服务合作,积极推进12寸晶圆流片和创新型绿色医疗器械报批工作。

据悉,“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最受大学生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类竞赛。

“挑战杯”竞赛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高校立德树人,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

本次比赛由学院党委副书记方银水,团委书记韩海雄带队参加。


团队成员感受:

李法君:

第十七届“挑战杯”已成功落下帷幕,我们团队很幸运可以获此殊荣,一路虽然艰辛,却不胜感激。我们需要感谢的人非常非常多,感谢团队成员的无私付出,感谢指导老师提供的优质平台和悉心教导,感谢校团委、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感谢那些没有出现在证书上却仍然默默付出的同学、朋友,“军功章”上同样有你们的汗水。最后,感谢“挑战杯”组委会的老师和志愿者的周到的组织与服务,希望“挑战杯”精神永远传承,也希望“挑战杯”越办越好。

林翊颉:

作为团队中唯一的文科生,很幸运能成为卓芯团队的一员共同孵化雕琢这个项目,也很开心能通过优化视觉呈现的方式为项目添色加彩。在省赛阶段,当看到自己设计的展板受到其他参赛选手以及老师的认可时,我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这也成为了我继续精进改善的动力。虽然这仅仅是一个比赛,但在这一过程中却让我收获了友谊,实现了能力与心态上的成长。

高源:

历时一年半的挑战杯终于落下了帷幕,非常幸运能够成为团队的一员并取得最后的成绩,我们一路经历了校赛,省赛,国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和险阻。我们曾经修改文本到凌晨3点,也曾为了购置一张展览证书的桌子,头顶烈日在城市各家具厂来回奔波。在疫情封校期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不停地在芙蓉隧道中来回,将所有有助于展示比赛最终效果的物品搬运到比赛现场。一路走来,虽然艰辛,却获益良多,感谢指导老师和所有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同学们!

梁昊天:

很高兴,最终获得了这个名次,实属来之不易。整个团队都非常努力,特别是队长从始至终都很用心。作为团队一员,我个人主要负责检测数据展示的部分,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老师、同门师兄弟还有师姐等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学院、学校也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在这里感谢所有大家的付出。最后,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申家情:

从报名参加到开始准备,历经学校初选再到省级,国家级“挑战杯”决赛,这不仅仅是一件作品日臻完善的过程,更是我们感受心的成长历程的最好见证。团队精神、科学的研究态度、积极的态度和创新思维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对此次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首先要感谢学校对此次“挑战杯”比赛的重视,其次要感谢我们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此外,还有在参赛过程当中,悉心照料我们的带队老师。

Top